2011年4月29日 星期五

台北 | 畫展 • 米勒與巴比松學派


我還沒有忘記米勒《拾穗》帶給我的震撼。

站在畫前
那是我第一次發現複製品與真跡之間
差距根本有十萬光年
而且我還想起
張惠菁所謂「歷史不可觸犯的微光」。

那是一種厚度。
那質地、那顏色、那構圖
在昏黃的展間
發出微微的 歷史的幽光

我們都沉默了。





直到今天,《拾穗》的感動依然不可思議。
因此當我看見「米勒與巴比松」的特展訊息時毫不猶豫
會重複嗎?重複最好。

可是完全沒有重複。
這次的畫展以版畫為主,油畫作品屈指可數,而且
米勒不是主角。
本展覽只是藉「巴比松七星」之一米勒之盛名,
帶大家認識另外六位以及畫派中其他畫家。

失望嗎?
其實一點也不。
這次的觀展經驗讓我深深感覺
版畫完全不遜於油畫。
版畫讓我們看見更細膩的部分
線條的樣式、粗細、疏密
甚至比油畫的「顏色決定」更加豐富。

不同於浪漫主義強烈的構造手法,
巴比松畫派純粹以表現自然景觀為主,
他們對於光線、大氣變化、燦爛色彩的注重,
深深地影響了印象派。

版畫在很多時候
都是作家創作油畫之前,構想階段的表現形式
本次展出作品以「金屬蝕刻」與「石版印刷」為主
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有:
賈克(Charles-Emile Jacque)
他對於紋理、動物毛髮特別在行
譬如羽毛、草地與木頭的處理,都是版畫比油畫更適合表現的地方。
在一幅名為《Spring》的畫作,雞的羽毛、肌肉線條栩栩如生,
光是線條就能表現「羽翼豐厚」的特色。
再如名為《十二月份(twelve months)》的系列畫作,
其中《二月》以「不同的線條走向」和「留白(調整線條之間的密度)」,
區隔作為前景的煙霧,以及背景的樹林。
《九月》的天空氣流、構圖、以及陰影的處理,也令人嘆為觀止。



Charles-Emile Jacque,"Twelve Months-January & February"

雷荷密特(Léon Augustin Lhermitte)以「直線條為主、黑白對比明顯」的筆法,呈現出率性的感覺。而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的筆法較為細膩,多以彎曲線條,較少純粹留白,顏色層次多。而且他有如單眼相機「定點聚焦」的技法,使得前後景深明顯,我想這是他特別傑出的原因。

Léon Augustin Lhermitte, "Nursery".


Jean-François Millet, "The Knitting Lesson".

杜培(Jules Dupré)令人驚艷!他的筆法既細膩又銳利,畫作如同翻版照片。我認為,是他「黑白對比」明確,故有擬真效果,譬如光線處就是全然的留白,黑色牛毛就是全然的黑,他不像米勒必定用線條製造層次,黑不是全然的黑,白也不是全然的白,都必須用線條「堆疊」出來,就算筆觸再細再淡,也必定存在,故「畫感」比較重。杜培作品如《豐收》《女孩與牛》都非常寫實,細膩到鼻翼、皮膚皺摺都清楚,對照後人仿作的臉部較粗糙,肌理不正確,遜色許多。

Jules Dupré, "Haying Scene".
 這是《女孩與牛》的油畫版本,但卻遜於版畫。
《女孩與牛》簡直就像黑白照片一樣。尤其女孩的肌膚吹彈可破。


與「金屬蝕刻」的清晰線條不同,「石版印刷」有模糊的視覺效果。
有時候正好適於創造「氤氳」氛圍
譬如特華庸(Constant Troyon)的《晨光》
石板畫的柔焦特質表現出早晨蒸潤的水氣
線條的深淺、疏密不同,再現了「人影、空氣、水波、光線」各種質地
由此可見,版畫特有的「薄透感」是油畫難以超越的。
同時,本畫作也符合自然視覺,
近者清晰,遠者模糊

Constant Troyon, "Sunlight in the morning"

石版畫也適於表現「剪影」
譬如路易‧弗朗索瓦‧法蘭西斯《東方異國風景》
同樣也清楚區分「水波、空氣、陰影」的質地

或許我們可以說
金屬蝕刻專注於形象本身
而石板印刷著重於質感傳達
就像畫家「先看見陰影,而後看見形狀」
版畫練習
絕對是傑出畫家成功的第一步

畫展中讓我注意的油畫只有
杜別(Dupuy)的《冬景(winter landscape)》
有別於一般蕭瑟的,詮釋冬天的方式
他以一種油畫中少見的、清淺的粉紅色,與些微淡藍
描繪出清冷卻浪漫的天空
這幅畫不重細節
屬於前景的橘紅、大地綠葉叢
甚至有些粗糙
但是遠遠一看,光是色調就足以令人目不轉睛
深褐色枯啞
搭配全幅橘紅與粉紅
是清醒亮麗的冬日景觀。

一百八十幅的視覺體驗
讓我又更接近了版畫一點
而我還是要說
複製,是一種褻瀆。

2011年4月27日 星期三

台南 | 於小書的口袋 • 府城在地美食清單


以下這份清單,是我旅居台南數年之間,最難忘的回憶。從這個具有「美食博物館」之稱的城市,我選出個人心目中最具代表性的店家。評選標準包括:以台南在地獨家為主、N訪也不厭倦、味精不能太重、鹹食口味不偏甜。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喜好,但最前面幾家絕對是非去不可的。

在清單當中,或許看不到台南最著名的小吃,原因可能是與上述條件不符,或是C/P值不高,或是跟其他地方比起來也沒有特別好吃,所以我還沒有滿意的。

這不是一份排行榜,因此在排序時稍微做了一些分類,飲╱食盡量各自集中。
這份清單將會持續增減下去,如果你有其他推薦,也請跟我分享噢

1.   深藍咖啡館:千層蛋糕
2.   阿輝牛肉湯
3.   築地壽司
4.   碳佐麻里
5.   奉茶:特色火鍋
6.   明新喜餅:巧克力戚風蛋糕
7.   東門市場:清蛋糕
8.   舒芙里:細雪蛋糕
9.   封家山東饅頭
10.  老曾羊肉(也是台南特色但是好像越來越鹹)
11.  甕王雞
12.  友愛街鹽酥雞
13.  香港文記燒臘(成功路)
14.  蔥蔬餅
15.  阿娟鴨肉羹(鹹食請選「湯」不要選「羹」)
16.  順天冰棒
17.  多那之:拿鐵
18.  魚羊鮮豆
19.  郭家綠豆湯
20.  椿之味薏仁湯
21.  松村燻之味
22.  郭姊茶坊:黑糖波霸鮮奶
23.  英國藍
24.  一代茶師
25.  布萊恩紅茶
26.  雙全紅茶
27.  東洲黑糖奶舖
28.  紅太陽:鮮奶茶
29.老婆婆蛋餅:古早味蛋餅、古早味豆漿
30.二五八水餃

2011年4月1日 星期五

台北 | 台北難得好吃 - XX小吃攤

你有吃過每天吃都不會膩的 lo-bi-da 嗎?

大家都知道台北只有高檔餐廳可以說嘴
學人精又學不像
更別說「不知道要賣給誰」的價錢了。

但是菩薩保佑
終於出現一間我永不厭倦的小吃攤
小小店面,
桌椅擺在外面,
便宜而且真的好吃 好好吃 超好吃
我最愛陽春麵(細麵)好Q好有彈性才35
湯頭不會太鹹、味精不會太重
(在台北小吃味精重到小書喉嚨差點爆炸是常有的事)
重點是!
它的小菜怎麼切怎麼讚一萬個讚
今天店家送錯
可是我們吃第一口就捨不得換
錯得好錯得妙店家很懷疑很不放心但是我們想盡辦法把那盤留下來
點肝連肉送成生腸豬尾巴肝連肉每次必點
但是生腸這什麼東西怎麼這麼脆這麼Q辣!

內臟可以這麼新鮮不臭乾淨又好吃
就算不在台北市
也是一家好店!
噢隔壁還有味噌貢丸蛋花湯
也是莫名其妙地好喝
在這裡吃麵叫那邊的湯過來
窮人其實也有天堂

 
至於這家店到底在哪裡





基於自私的理由
很抱歉我真的無法告訴你。

若是你神通廣大繞著台北市比對照片
或是你正好住在旁邊後面
或是網誌人次破十萬小書佛心大開
或是不小心被網友問出來
你也許會知道

再說
今天愚人節
圖呢,也後補。

 
但如果最後不幸大家都知道
拜託
拜託留一張桌子給我。
------------------------------------------------------------------------------------------------------------------
4/12來後補:



中央白色圓柱狀就是生腸,生腸即輸卵管,聽說楊法醫都吃它來美容養顏。
有看見半生的蛋花嗎?